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大林講堂佛學講座 「問訊佛陀」與佛接心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大林講堂佛學講座 「問訊佛陀」與佛接心

【人間社 翟淑珍 嘉義報導】 2024-10-22
佛光山大林講堂10月20日舉辦佛學講座,禮請佛光山傳燈會執行長覺軒法師法師主講「問訊佛陀」,現場逾百位信眾歡喜聆聽法義,回到佛陀初心,培養與佛陀親近的因緣。

覺軒法師首先說明為什麼要以「問訊佛陀」為講題,他表示,任傳燈會執行長一職,至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後才發現大師的舉足輕重。每當面對問題,感受自己慈悲力不足時,常憶念大師,回憶其教法。佛教經典記載,佛陀與弟子之間也經常互相問訊「少病少惱,安樂住否?」這種日常問候,表達佛陀與弟子之間互相關心。因此以「問訊佛陀」為起點,回到佛陀初心,與佛接心,將會更有智慧面對人生困境。

接著講述佛陀因看到老、病、死現象,了知老病死無從避免,王室所給的幸福呵護是脆弱的,出生即意味著死亡開始。「以終為始」的思考模式,讓佛陀轉向尋求永恆的出世幸福。覺軒法師以學生時期住加護病房瀕死昏迷經驗,從而開始思考「再生重病時要如何準備?生命重要的東西是什麼?人活著意義是什麼?生命本質為何? 」不解的困惑盤旋心中,於是就讀叢林學院,也因此因緣踏入佛光山僧團,學習做生命的主人。

星雲大師生於戰亂,從小歷經千生萬死,目睹諸多死亡事,內心衝擊不可言喻。人遇死亡才會珍惜平日好緣分,知道佛法才是人生的希望,「以終為始」的思考模式,能培養生命自我做主的能力。

法師繼而以佛陀六年苦行,日食一麻一麥;星雲大師,懸肘寫字,努力不懈;巴西足球員也必須經過艱苦訓練的例子,說明「天才也要十分努力,精進是王道」,所謂「心念不空過,能滅諸有苦」,唯有不斷的努力精進才能成就道業。

佛陀出生、修行、成道、度化眾生均在人間,「八相成道」示現降兜率、入胎、出生、出家、降魔、成道、說法與涅槃的過程,令大眾產生無比的力量及信心,故當確信「眾生皆具如來德相」,佛法不只是給人精神寄託,心靈的慰藉,更重要的是以成佛為目標,見賢思齊,依法實踐,以完成佛的福智圓滿。

法師最後勉勵大眾,應學習十二因緣、四聖諦、八正道等佛法核心教義,尤其在當前社會混亂的時局下,佛法能帶給人生的未來希望,佛教徒更需堅定信仰,積極的以佛法利益社會,發心發願,共同邁向菩提之路。

講座後,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大林教師分會督導黃桂鑾分享他的歡喜與感動,常常「問訊佛陀」,就能常常與佛接心,藉此契入佛法的智慧之海,對佛法將更具信心與力量。感謝講堂舉辦佛學講座,讓大眾親近佛法。
12345678910第1 / 202頁
追蹤我們